的破道打破门槛限制如何增长钱包局之用户
说实话,每次和朋友吐槽微信有多么难用的时候,手上却还在不停地刷着朋友圈——这就是中国互联网最魔幻的现实。作为一款"国民级"应用,微信的成功不在于它有多好用,而在于它牢牢抓住了三个关键:即时通讯的强需求、稳定的社交网络,以及最重要的——全中国最完整的人际关系链。Web3时代的用户增长困境说到用户增长,Web3创业者们现在面临的困境简直让人头疼。我们都知道,一个新项目要活下去,最重要的就是找到第一批种...
说实话,每次和朋友吐槽微信有多么难用的时候,手上却还在不停地刷着朋友圈——这就是中国互联网最魔幻的现实。作为一款"国民级"应用,微信的成功不在于它有多好用,而在于它牢牢抓住了三个关键:即时通讯的强需求、稳定的社交网络,以及最重要的——全中国最完整的人际关系链。
Web3时代的用户增长困境
说到用户增长,Web3创业者们现在面临的困境简直让人头疼。我们都知道,一个新项目要活下去,最重要的就是找到第一批种子用户。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在社群拉人,比如微信群、Discord这些地方。但问题来了:这些地方活跃的基本都是同一批"老韭菜",他们口袋里可能有十几个钱包地址,随时准备冲下一个"财富密码"。
我刚入行的时候,给自己创建第一个钱包的经历至今难忘。光是搞清楚什么是EOA钱包、助记词该怎么保管、怎么往钱包里转ETH这些概念,就折腾了大半天。要不是当时NFT热潮让我热血沸腾,可能早就放弃了。这让我明白了一个残酷的现实:99%的普通人面对这样的门槛,根本不愿意踏进Web3的大门。
AA钱包带来的变革
AA钱包的出现,确实给这个死循环带来了转机。想象一下:新用户只需要用邮箱注册,或者直接用社交媒体账号登录,就能拥有一个链上钱包——这可比记一串乱七八糟的助记词强太多了。Passkey生物识别技术更是个好东西,指纹解锁就能管理资产,这才像是2023年该有的体验。
但问题依然存在:我们凭什么说服用户放弃成熟的Web2产品,来使用我们的Web3应用?要知道,现在的Web3产品在用户体验上,连10年前的Web2产品都比不上。
Web3用户画像分析
根据我的观察,Web3的用户大致可以分为四类:
第一类是那些真正的加密原生用户,他们愿意学习新技术,热衷于尝试每一个新项目。这类人是社区的基石,但遗憾的是,他们只占极少数。
第二类是对Web3有一定了解,但因为各种门槛望而却步的用户。交易所的大部分用户都属于这个类型——他们知道加密货币是什么,但仅限于买卖交易。
第三类是我们最需要争取的普通大众。他们可能听说过比特币,但对区块链的具体概念一知半解。这类人最看重的是产品的实用性。
第四类则是那些对Web3抱有偏见的用户,他们把加密货币等同于骗局。这类用户的教育成本最高,短期内很难转化。
Web3产品的突围之路
不得不说,现在做Web3产品就像在沙漠里种树——环境太恶劣了。Web2已经发展到高度成熟的阶段,用户增长见顶,各大平台都在抢夺存量市场。而Web3呢?还处在"西部拓荒"的蛮荒时代。
但危险往往与机遇并存。Web3最让我着迷的,就是它打破了Web2的数据垄断。在区块链上,每个人的行为都可以变成可编程的资产,这才是真正的价值互联网。GameFi不应该只是披着游戏外衣的金融产品,SocialFi也不应该沦为又一个炒币工具。
AA钱包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很微妙——它不是主角,但却是个不可或缺的配角。就像智能手机的指纹识别功能,平时你不会特别注意它,但一旦没了它,你会立刻感受到不便。
线上线下结合的增长策略
说到用户获取,我最近观察到一些有趣的案例。Twitter(现在应该叫X了)正在成为一个意想不到的Web3流量入口。想想看,这里聚集了大量加密KOL和传统领域的名人,平台对Web3内容也相对友好。
线下市场同样潜力巨大。去年我在上海参加一个时尚品牌的活动,他们就利用NFT作为会员凭证,效果出奇地好。AA钱包的无Gas交易特性,特别适合这种线下场景——想象一下,顾客扫码就能获得一个链上会员卡,整个过程丝滑得就像用微信支付一样。
说到底,Web3想要真正走向大众,就不能只停留在技术极客的小圈子里。我们需要更多传统行业的人才加入——市场营销专家、产品设计师、用户体验研究员...只有当Web3的应用场景真正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,这场革命才算成功。
(作者注:如果你对AA生态开发感兴趣,欢迎联系交流。熊市正是打磨产品的好时机,我们一起等待下一个春天的到来。)
- 比特币的春天何时到来?市场正在传递这些微妙信号2025-09-14 17:29
- 市场观察手记:比特币与以太坊的震荡困局2025-09-14 17:02
- Canto加入以太坊生态大迁徙 区块链行业格局正悄然重塑2025-09-14 16:26
- 颠覆传统:Equation平台带来200倍杠杆交易新体验2025-09-14 16: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