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观察 > 兵的位投寒冬融资自知资老真实观察一里的冷暖

兵的位投寒冬融资自知资老真实观察一里的冷暖

2025-09-14 11:39:13 [行情] 来源:数智金融

最近朋友圈里到处都在传"风投撤离Web3"的消息,搞得人心惶惶。作为一个经历过三四个经济周期的投资老兵,我觉得这事得辩证来看。上周我花了整整三天时间,分析了25000多笔融资案例的数据,发现事情远比表面看到的要复杂。

从狂欢到冷静:Web3融资的真实曲线

还记得2021年初那个疯狂的开局吗?SaaS行业因为疫情迎来爆发式增长,投资人排着队给钱。我当时在硅谷见了好几个SaaS创始人,他们连BP都不用准备,喝着咖啡就把融资谈成了。这种热度很快传导到了Web3领域,到年底时NFT热潮把整个行业推向了巅峰。

数据不会说谎。我整理了一张趋势图,清晰地展示了这个传导过程:SaaS先热,金融科技跟上,Web3最后爆发。这种节奏很有意思,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,一个行业的热度会带动下一个。我记得2021年12月参加一个区块链峰会,现场的投资人都在抱怨"再不上车就晚了",那种FOMO情绪至今记忆犹新。

寒冬背后的三重压力

现在市场确实冷了,但原因很复杂。首先是大环境变了,美联储加息直接把水龙头拧紧了。上周我和几个GP朋友喝酒,他们都在说现在portfolio management压力山大,不得不把子弹留给现有项目。

其次是行业内部的问题。我认识的一个DAO项目,去年估值还是5000万美金,现在连1000万都融不到。最惨的是那些拿着代币薪酬的员工,眼看着纸面财富缩水90%,团队士气跌到谷底。有个CTO跟我吐槽:"现在招人太难了,候选人开口就要现金,可我们哪来那么多现金?"

但最根本的问题还是用户增长遇到瓶颈。去年大家都在玩"撒钱换增长"的游戏,现在这套行不通了。我投资的一个DeFi项目,获客成本从10美元飙升到100美元,这样的经济模型肯定撑不住。

黑暗中仍有星光

不过话说回来,市场也没有想象中那么糟。虽然融资数量减少了,但单笔金额变大了。上周就有个Layer2项目融了4000万美金,说明优质标的依然抢手。我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:现在能拿到钱的项目,要么技术门槛特别高,要么已经实现了真实收入。

对创业者来说,这是最好的压力测试。去年那些只会画大饼的团队基本都淘汰了,留下的都是有真本事的。我最近见的一个Web3社交项目,DAU虽然只有5万,但留存率高达40%,这样的项目照样能拿到钱。

写在最后

作为过来人,我想对创业者说:寒冬不可怕,可怕的是失去理性。现在正是打磨产品、积累用户的好时机。记住,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,活下来的公司最终都成为了巨头。市场永远在奖励那些创造真实价值的创新者。

(数据来源:Crunchbase;分析周期:2020年1月-2023年6月)

(责任编辑:报告)

推荐文章
  • 以太坊八年沉浮录:从技术狂想到政策游戏

    以太坊八年沉浮录:从技术狂想到政策游戏 说实话,2015年第一次听说以太坊时,我差点笑出声。那时候比特币已经是区块链界的"扛把子"了,谁会想到有人敢另起炉灶?我当时的想法特别简单:"这不就是给比特币打补丁吗?"现在回想起来,真是年轻气盛。谁能料到这个小家伙后来会掀起这么大的风浪?ICO狂欢:第一桶金与第一盆冷水2016年IC0突然火了,那场景我至今难忘。当时办公室里天天有人讨论"今天又上了哪个项目",咖啡间里都是白皮书翻页的声音。以太坊... ...[详细]
  • 从十年牢狱到无罪释放:一个数字藏品诈骗案的逆袭

    从十年牢狱到无罪释放:一个数字藏品诈骗案的逆袭 作为一名刑事辩护律师,我见过太多当事人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时刻。检察院阶段,就像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,胜负往往在此一举。特别是那些涉及数字藏品、虚拟货币的新型经济犯罪案件,每一个决定都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。风口上的数字藏品:一半天堂一半地狱这些年来,我带领团队处理了十余起数字藏品平台涉嫌诈骗的案件,其中近半数最终以撤案或不起诉告终。说实话,这个成绩单在业内并不多见。要知道,现在新闻里关于数藏平台"暴... ...[详细]
  • 加密货币市场晚间观察:比特币、以太坊蓄势待发

    加密货币市场晚间观察:比特币、以太坊蓄势待发 今天伦敦AI界传来重磅消息 - Satsuma Technology这家公司玩了个大手笔。说真的,1.637亿英镑的融资规模已经够吓人了,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他们居然接受了一千多枚比特币作为投资。要知道,这可是实打实的1,097枚比特币啊!现在他们的比特币储备已经突破1,125枚了。我在想,这帮人是不是也跟我们一样,对加密市场的前景充满期待?比特币的季节性行情:第四季度的秘密武器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... ...[详细]
  • 以太坊ETF的逆袭之路:机构为何开始偏爱数字白银?

    以太坊ETF的逆袭之路:机构为何开始偏爱数字白银? 最近在加密市场发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- 以太坊ETF正在悄悄蚕食比特币的地盘。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加密市场的分析师,我不得不承认这个趋势确实出人意料。在过去短短六周里,以太坊ETF吸引的企业资金比过去一年加起来还要多,这种爆发式增长让很多人开始重新评估市场格局。机构资金的转向7月份的数据令人印象深刻。以太坊ETF的表现明显优于比特币产品,这背后是机构投资者在持续逢低买入。我记得上个月第一次看到以太... ...[详细]
  • 监管风暴持续发酵:SEC与Binance.US的资产之争愈演愈烈

    监管风暴持续发酵:SEC与Binance.US的资产之争愈演愈烈 这场监管拉锯战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,SEC和Binance.US的律师团队在法庭上你来我往。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加密货币市场发展的观察者,我不得不说这场博弈正在变得越来越有意思。监管机构为何紧咬不放?SEC最新的动作可以说是相当强硬,他们直接向法院施压要求彻查Binance.US的资产状况。说实话,在华尔街混迹多年,我很少看到SEC对一家企业如此穷追不舍。他们指控Binance.US就像个不听话的学... ...[详细]
  • 信任危机时代的金融安全阀:揭秘托管的商业密码

    信任危机时代的金融安全阀:揭秘托管的商业密码 在这个充斥着欺诈风险的市场环境中,买卖双方总是抱着互相提防的心态。买家担心钱付了货没到,卖家害怕货发了钱不到账——这种"囚徒困境"般的信任危机,让多少潜在交易胎死腹中?幸好,人类发明了一种巧妙的金融工具:托管服务。托管服务的商业逻辑想象一下,你把买房的首付款存放在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那里,只有当你拿到房产证那一刻,长者才会把钱交给卖家。这就是托管最朴素的运作原理——它就像一个金融"安全屋",让交易双... ...[详细]
  • 哈佛大学豪赌比特币:数字黄金时代真的来了?

    哈佛大学豪赌比特币:数字黄金时代真的来了? 谁能想到,全球顶尖学府哈佛大学最近在投资领域又放了个"王炸"。就在上周五,他们向SEC提交的文件里藏着个重磅消息:那个管理着500亿美元捐赠基金的哈佛管理公司(HMC),现在手里的比特币持仓居然超过了黄金!这事儿要是放在五年前,绝对会被当成天方夜谭。说实话,当我看到文件里写着1.16亿美元的比特币ETF持仓时,差点把咖啡喷到屏幕上。要知道190万股的贝莱德IBIT信托,可是占了哈佛在美国上市资产的... ...[详细]
  • 鲸鱼悄悄囤货,比特币大佬玩出新花样!市场风口你嗅到了吗?

    鲸鱼悄悄囤货,比特币大佬玩出新花样!市场风口你嗅到了吗? 朋友们,最近的币圈可真有意思!ETH大佬们在默默吃进筹码,比特币圈的传奇人物Michael Saylor又在憋大招。说实话,看到这些信号,我感觉市场可能要热闹起来了。以太坊鲸鱼的"吃货"行动前两天我看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数据:三位大玩家24小时内就豪掷4.35亿美元扫货ETH。其中有个狠角色,直接在Coinbase Prime上砸了2.85亿美元买了6万枚ETH。就像我们去超市买打折商品一样,这些聪... ...[详细]
  • 币圈大咖齐聚杰克逊霍尔,美联储鹰派竟为加密技术站台?

    币圈大咖齐聚杰克逊霍尔,美联储鹰派竟为加密技术站台? 作者:赵雨荷 | 华尔街见闻特约记者就在全球央行年会即将召开之际,加密货币圈却在杰克逊霍尔率先掀起了波澜。这场区块链峰会上,一位意想不到的人物给出了令人惊讶的观点——美联储理事克里斯托弗·沃勒,这位被外界视为下届美联储主席热门的"鹰派"人物,竟然公开为加密货币技术"撑腰"。说实话,当我听到沃勒说数字资产创新"并不可怕"时,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。这位特朗普时期任命的强硬派官员,在演讲中展现出的开放态度... ...[详细]
  • 12万枚比特币不翼而飞:一场价值145亿美元的加密大劫案

    12万枚比特币不翼而飞:一场价值145亿美元的加密大劫案 说实话,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则消息时,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。就在我们眼皮底下,竟然上演了一场史上最大规模的加密货币盗窃案!而这个惊天秘密,居然被埋藏了将近5年之久。神秘的矿池传奇记得2020年那个春天,加密货币圈子里突然冒出个叫"LuBian"的矿池。这家伙来势汹汹,短短几个月就跻身全球第六大矿池。当时我还在想,这又是哪个神秘大佬的杰作?但更诡异的是,到了年底,这个矿池就像人间蒸发一样突然消失了,连... ...[详细]